白內障的概述
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
發病遲緩,主要癥狀為無痛性漸進性視力下降
老年性白內障最多見,好發于50歲以上人群
手術治療為主,藥物治療不理想

疾病定義
白內障(cataract)是由于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晶狀體是人眼球中重要的光學部件,正常情況下是透明的。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致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稱為白內障,最終可以導致失明。

流行病學
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全球盲人中因白內障致盲者約占46%。各型白內障中,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白內障,多出現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我國西藏地區白內障發病率最高,與紫外線的輻射有關。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白內障有逐漸低齡化的趨勢。



疾病類型
白內障根據發病年齡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
后天性白內障又分為:老年性、并發性、外傷性、代謝性、放射性、藥物及中毒性。
其中,根據晶狀體開始出現混濁的部位,又可以將老年性白內障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皮質性白內障、核性白內障、后囊下白內障。
其中,皮質性白內障以晶狀體皮質灰白色混濁為主要特征,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初發期、膨脹期、成熟期、過熟期。
白內障的癥狀
白內障的早期癥狀一般不明顯,僅為輕度的視物模糊,患者可能誤以為是老花眼或眼疲勞所致,極易漏診。中期以后患者的晶狀體混濁逐漸加重,視物模糊的程度也隨之加重,并可能出現復斜視、近視、眩光等異常感覺。隨病情發展,患者最終可完全失明。


典型癥狀
視物混濁、模糊,總是感到眼前朦朧感、霧蒙蒙感,這是最重要也最明顯的癥狀。

視力下降
晶狀體周邊的混濁可以不影響視力,而在中央部的混濁,即使范圍很小也會嚴重影響視力。
患者在強光下時,由于瞳孔縮小,進入眼內的光線更少,視力反而不如在弱光下好。</li><li>當晶狀體嚴重混濁時,視力可降至僅有光感甚至失明。

對比敏感度下降,視物模糊
在日常生活中,人眼需要分辨邊界清晰的物體,也需要分辨邊界模糊的物體,后一種分辨能力則稱為對比敏感度。部分白內障患者有可能視力下降不明顯,但是對比敏感度顯著下降,即視功能減退。

屈光改變
核性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屈光能力增強,出現“核性近視”,對于老年人反而出現原有的老視減輕;
發生白內障后,晶狀體各部混濁程度不一,對光線的折射能力不同,可導致“晶狀體性散光”。

色覺改變
混濁晶狀體對藍光吸收增強,使患眼對這些顏色的敏感度下降;此外,晶狀體核顏色的改變也會影響色覺。

其他癥狀
單眼復視或多視;視野缺損;眩光,即對太陽光和燈光等亮光出現不適應,甚至面對強亮光時喪失視力。
白內障的病因
晶狀體位于眼內的液體環境中,任何可影響眼內環境的因素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


基本病因
    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

誘發因素
增加白內障風險的因素包括:
    年齡增加;
    青光眼患者;
    高度近視者;
    糖尿病、半乳糖代謝障礙、鈣代謝障礙等與代謝性白內障有關;
    強光刺激、過度日光照射;
    吸煙、酗酒;
    肥胖、營養不良;
    有眼部外傷史、炎癥史或手術史;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縮瞳劑等藥物。
白內障的治療
當患者突然出現視力的改變(如視物模糊、復視等)、突發眼痛或頭痛時,需及時就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應該時刻關注視力變化情況。

就診科室: 眼科

相關檢查    醫生需要安排相關檢查確認白內障,同時還要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眼部檢查
    常規進行視力和眼壓檢查。
    沖洗淚道,該檢查可幫助排除淚道阻塞及淚囊炎。
    裂隙燈檢查眼前節:結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狀體渾濁程度等。
    眼底鏡檢查或眼底照相,以此排除眼底病變。

特殊檢查
    測量角膜曲率、眼軸長度。
    后節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角膜內皮細胞檢查、眼部B超、角膜地形圖等。


白內障的治療主要有藥物和手術兩種途徑。
藥物治療僅適用于少部分癥狀輕微、尚未達到手術標準的患者,或是因某些原因(例如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麻醉藥物過敏等)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手術是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方式,目的是切除已經混濁的晶狀體,并植入人工晶體。目前的白內障手術治療術式成熟、療效較好、開展廣泛,可作為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上有多種抗白內障藥物,但效果均不明確。
    輔助營養類藥物:口服藥物,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等,用于改善晶狀體的營養障礙。
    抗氧化損傷藥物:谷胱甘肽滴眼液,可用于初期的老年性白內障。
    其他:吡諾克辛滴眼液、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等。

手術治療
    手術是治療各型白內障的主要方式。
    手術適應證
    患者視力下降影響正常生活,術前檢查無嚴重眼底疾病。

術前準備
    完善前述的所有眼部相關檢查。
    沖洗結膜囊和淚道,術前散瞳。

手術方式

    

手術并發癥
    近年來由于手術方式的改進,并發癥已大大減少。
    后囊混濁:即后發障,術后數月至數年可能發生,一般可在門診行YAG激光治療,多數一次激光即可治好。
    眼內壓升高:一般術后可有短暫的眼壓升高,很快可恢復至正常。若眼壓持續升高,即為繼發性青光眼。
    角膜水腫,視網膜脫離等:發生率很低,多數也可經手術治療。
    眼內炎及驅逐性出血:嚴重的并發癥,但發生率小于千分之一,嚴重者可導致視力喪失。

術后
    注意保持眼部清潔,預防感染。出院后要嚴格遵循醫生指導,保持眼部清潔,手術后1周、1個月、3個月各復查一次。

中醫治療
    中成藥滴眼液有麝珠明目滴眼液、石斛夜光丸、障翳散、障眼明等,但療效目前并不甚明確。
白內障的預防
白內障可以通過定期眼科檢查早期發現,術后患者按照醫囑定期復查也十分重要。

日常病情監測
    5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白內障家族史者、煉鋼工人、電焊工人等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1-2次眼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病情。
    若突發視力下降、復視、眩光、眼痛、頭痛等癥狀時,及時到眼科就診。
    白內障術后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

預防
目前尚無研究證明有確切的措施可以預防白內障或減緩白內障的進展,但以下措施可能會有所幫助:
    定期做眼部檢查。
    戒煙限酒。
    孕婦應規律產檢,若發現有風疹等病毒的感染,應及時治療,預防胎兒先天性白內障。
    積極治療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青光眼等。
    多吃蔬菜和水果,其中含有的豐富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有助于保持眼睛的健康。
    戶外活動時戴上太陽鏡,減少紫外線的照射。
    注意用眼衛生,避免用眼過度,睡前建議做眼保健操,有助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環。
    避免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
白內障的并發癥
白內障的手術治療已經較為成熟,但患者術后視力的恢復情況需要根據眼底情況而定。術前多數患者的眼底檢查看不清楚,術后還要詳細檢查眼底。大多數患者術后視力恢復良好,但若患眼有眼底病變、角膜病變、青光眼等,有可能術后視力提高不明顯。

手術并發癥
近年來由于手術方式的改進,并發癥已大大減少。
后囊混濁:即后發障,術后數月至數年可能發生,一般可在門診行YAG激光治療,多數一次激光即可治好。
眼內壓升高:一般術后可有短暫的眼壓升高,很快可恢復至正常。若眼壓持續升高,即為繼發性青光眼。
角膜水腫,視網膜脫離等:發生率很低,多數也可經手術治療。
眼內炎及驅逐性出血:嚴重的并發癥,但發生率小于千分之一,嚴重者可導致視力喪失。

術后注意保持眼部清潔,預防感染。出院后要嚴格遵循醫生指導,保持眼部清潔,手術后1周、1個月、3個月各復查一次。
白內障的相關閱讀
  • 長期用眼的人,做好6件事能預防白內障!

    長期用眼的人,做好6件事能預防白內障!

    白內障是一種很常見的眼部疾病,尤其高發于老年人。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65歲以上老人患上白內障的概率為10.8%,也就是說,每10個老人中,就有一個是白內障。據悉,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治愈白內障。...

    白內障 08-14 802
  • 重視白內障患者的飲食健康

    重視白內障患者的飲食健康

      白內障人群的飲食健康是很多患有白內障病癥的個人及其家屬較為關心的事情,因為要使病癥早日康復,那么除了必須的治療外飲食健康也十分關鍵,下面講講白內障人群的飲食健康...

    白內障 08-14 823
A亚洲高清毛片在线|色色一级黄色视频视频|干日美女妹子日日干|成年人av网站